又一“国家级都市圈”获批!
发布时间:2025-10-20 10:08
城区规划实现新突破。近日,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赵树理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于8月22日正式收到国家发改委回复。这表明长春都市圈成为继沉阳之后东北地区又一个“国家级都市圈”。如今,“国家都市区”已增至18个。辐射带动全省发展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据统计,2024年,长春GDP约占全省53.1%,年末常住人口约占全省39.2%左右。曹路宝 吉林省委常委中宣部部长撰文表示,当前,长春市“一市为主”格局较为明显,但尚未有效形成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推进长春现代都市圈建设,就是通过加强圈内城市产业合作、空间重构、制度创新,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探索高质量发展经验,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现全省发展。从年初成立专项规划建设组牵头,到年底《规划》获批,长春都市圈发展步伐迅速。长春现代都市圈以长春市为中心,由紧密相连的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组成。其PL安宁范围在省内,面积约2.97万平方米,常住人口约1210万。此外,围绕长春、吉林、第四、辽宁整合,将创建昌吉集团、昌平集团、昌辽集团。同时,将连接哈尔滨、长春、沉阳、大连四个东北城市,打造科技产业创新走廊和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开放通道。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后,吉林就规划实施作出部署。 9月17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会议强调,按照饲料国家发改委反馈,规划要更加细化、深入、落实、具体,把规划工作和法律抓好,确保规划划到底。 10月9日,《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印发实施。城市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通常需要省市统筹和统筹协调,创新机制必不可少。赵树理表示,将用总体理念和系统思维来谋划和推进长春现代都市圈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下一步,将建立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周边城市为衔接的省级就业促进机制。吉林市常务副市长刘向涛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吉林市将配合与都市圈友好城市实行长春现代都市圈城市联席会议制度。这意味着,与此前多个都市圈的做法类似,长春都市圈也将建立联合集会制度。中心城市能源水平相对薄弱。长春都市圈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正学等人在发表的论文中分析,长春现代都市圈的发展受到经济缓慢变化的影响。受人口持续涌入等不利因素影响,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资本密集型高知识服务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内外现代大都市地区。 2024年,全市长春市生产总值7632.19亿元;年末全市总人口908.51万人,跨市净流入6700人。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林善朗认为,中心城市能源水平相对较弱,直接抑制了长春对都市圈非核心城市的功能辐射。行业协作机制也有待深化。在林善朗看来,长春都市圈内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程度还不够。各城市主导产业存在同质性。都市圈产业协同机制尚不健全,产科集群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效能尚未充分释放。根据要求,主要是禁令覆盖范围为一小时通勤圈。 2022年7月发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规划国家公路网12条都市圈环线。长春都市圈线也在其中,线路编号为G9902。去年11月,长春绕城高速公路东半段全部竣工通车。目前,西半环正在建设中。 12306网站查询显示,长春西站至四平东站最短高铁约需26分钟,长春站至吉林站城际列车约需40分钟,四平东站至吉林站高铁约需1小时15分钟。辽源尚未开通高铁。 8月16日,长四至辽奥通高铁(辽源段)项目推进会召开。辽源市委书记沈德胜,会上表示,长辽高铁从规划、实施到竣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方更深入的沟通和更多的支持。林善朗指出,长春都市圈内部分城市尚未达到一小时通勤目标,制约了流动要素的效率,也影响了都市圈整体功能的协调发挥。迫切需要通过系统规划,加快建设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清单管理、项目推进 据介绍,《规划》从九个方面明确了建设现代化长春都市圈的主要任务。下一步将聚焦便捷高效的通勤、产业配套、便捷共享的生活。长春市常务副市长吴波表示,规划发布后,我市立即开始编制《长春市落实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三年行动方案》。规划目标分解为60项可量化、可实现的具体任务,整合到17个辖区、33个市级部门,实行清单管理、项目推进。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本野等撰文指出,长春现代都市圈正从起步阶段走向培育阶段。规划建设要考虑产业圈和生活圈双循环发展,实现产城融合、良性互动,最终提升长春现代都市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